真人網

2010謝菲爾德紀錄片節手記(上)

文/luxx 邊走邊愛 轉載請註明本文作者及鏈接地址

英國謝菲爾德紀錄片節( )是英國最大的紀錄片節,以往在每年的11月舉行,為期5天,從今年起改到6月,據說是為了避免跟同在11月舉辦的IDFA衝突。

電影節現在正在徵集影片,到2月14日截止網上報名。此外,Meet Market的報名到4月1日截止。參加電影節的行業代表證是2000元左右,可以觀看所有電影,參加幾乎所有的講座、工作坊、大師課以及party。

謝菲爾德紀錄片節的一大特色是跟市場結合緊密,說白了就是導演、製片人想辦法拿錢,資方也在各種場合告訴你他們會給怎樣的片子投錢。BBC4、Channel4等電視臺的選片人(Commissioning Editor)、發行商、提供資金的各盈利性非盈利性組織悉數到場。作為導演,可以報名Meet Market環節與選片方面對面交流,可以報名各種主題的Pitch競爭資金,也可以在各種場合跟資方私下交流。電影節組織方很善於搞氣氛,把電影節搞成一個社交盛會,白天看片晚上喝酒,一場又一場的party,讓同行間一來二去都混了個臉熟。去年的電影節共吸引到約2000名行業代表,包括超過150名資方代表;共上映了來自20個國家的超過130部片子,達成數百萬英鎊的協議。

下面我先寫我在電影節看到的部分影片,再介紹Meet Market及其他活動。

總體而言,謝菲爾德紀錄片節的影片大多在形式上比較傳統,人物典型、故事性強、觀察性拍攝,但題材非常廣泛,可看性很強。5天的電影節非常密集,儘管大部分片子會放映兩次以上,但要看完自己感興趣的片子是不可能的。我共看了13部長片,9部短片,參加了6場pitch/講座/圓桌會議及N次party,相當累。

 

去年入選的紀錄片裡沒有一部由中國出品,但有3部與中國有關。由郭靜、柯丁丁導演的《When My Child is Born》,英國、丹麥、日本聯合制片,製片公司在倫敦。該片主角是一對復旦大學的博士生夫婦及其家人,孩子的意外出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計劃,年輕夫婦在個人生活與家庭生活之間掙扎。丈夫讀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卻熱愛康德,常常高談理想,妻子對強勢的母親頗有不滿。在英國,表現中國普通人生活、非負面非敏感題材的紀錄片相當少。現場觀眾反映不錯,看到那位丈夫為迎合導師而糾結的時候,有觀眾笑場,也有觀眾說這對夫婦太自私、對父母太冷了。

 

《中非遇》(When China Met Africa)由Marc Francis和Nick Francis導演,英國和法國聯合制片,法國的資方包括ARTE,法國與德國合資建立的公共電視網。影片聚焦於在非洲的中國商人與當地僱員的衝突,我沒有看到全片,據一名英國導演說影片觀點比較平衡,沒有偏向哪一方。

《Rainmakers》導演Floris-Jan van Luyn,荷蘭出品,以三個關注環保的中國普通百姓為主角,分別講述了水汙染、垃圾汙染和沙化問題,奪得紀錄片節的綠色(環保)大獎。但個人認為影片屬於中規中矩,在立意和藝術手法上都遠遜於同獲綠色大獎提名的《Into Eternity》,後者也是我在這屆電影節的最愛。

Pink Saris

獲評委會大獎提名的片子有:《12th & Delaware》《The Embrace of The River》《Joan Rivers: A Piece of Work》《Marwencol》《Nostalgia for the Light》《Pink Saris》《Russian Lessons》《Secrets of The Tribe》。最後大獎頒給了英國著名女導演Kim Longinotto的《Pink Saris》。Kim Longinotto多年來專注於紀錄女性對男權的反抗,作品有《伊朗式離婚》《Sisters in Law》《Tough Aunties》等,旁觀式拍攝、不介入採訪。《Pink Saris》紀錄了印度一群女性面對包辦婚姻、家庭暴力的反抗及無力。個人感覺,從題材到形式都不算特別出彩,只是保持了她一貫的風格和水準。


獲評委會大獎提名的美國影片《Marwencol》是很多影人的最愛,由Jeff Malmberg執導,前後拍了四年。主人公Mark在酒吧被人襲擊導致失憶,也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,從此躲在家裡營造自己的童話世界,用小玩偶造出一個二戰年代的微縮歐洲小鎮,跟玩偶說話、穿衣、拍照,自編自導戰爭大片。也就是說影片有雙層結構,一個是Mark自己的生活,一個是他的微縮世界裡的故事。Mark的微縮世界引起人們關注,他得到幫助舉辦攝影展,慢慢恢復了對世界和自己的信心。影片最後才揭露,Mark是個易裝癖者,這也是他遇襲的原因。導演在Q&A時說,影片基本按拍攝順序剪接,只有易裝癖這點放到最後,“因為觀眾看下去會對Mark產生同情,就比較能接受他的這個癖好,如果在一開始就交代,效果會完全不一樣。”在英國看電影,人們往往要問導演一個問題:影片的主角看了嗎?他們喜歡嗎?導演對拍攝對象的態度,人們很在意。

同獲提名的《Secrets of The Tribe》(巴西/英國)回顧多年來人類學家對一個印第安部落的研究活動,使用豐富的歷史影像素材和針鋒相對的採訪,爭論人類學家的研究對這個人類最後的世外桃源是幫助還是毀滅。

《12th & Delaware》拍的是一對在美國開墮胎診所的夫婦。

《The Embrace of The River》是導演Nicolas Gille的“農民三部曲”之二,哥倫比亞的母親河Magdelena河流域,許多家庭陸續有家庭成員神秘失蹤,浮屍河中,開始人們以為觸怒了河神,最後發現是當地非正規軍所為。(很壓抑,我看到睡著了。)順便提提,關於哥倫比亞的暴力題材紀錄片,本屆電影節還有一部《My Kidnapper》,是導演本人遭綁架的經歷。

文/luxx 邊走邊愛 轉載請註明本文作者及鏈接地址。本頁面的文字允許在 和 下修改和再使用。